纯粹理性批判-为何创作
康德创作《纯粹理性批判》的核心动机是为了解决当时哲学领域中理性能力的根本性问题,并为人类知识建立可靠的基础。
回应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的争论
18世纪哲学主要被两大对立的思潮主导:
- 经验主义(如洛克 **[1]**、休谟 **[2]**):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,感官是认知的主要来源。
- 理性主义(如笛卡尔、莱布尼茨):主张知识可以通过纯粹的理性推导而获得,与经验无关。
康德试图调和两者。他认为经验和理性都对知识至关重要,但它们需要明确的界限与合作方式。因此,他提出了一种“批判哲学”,分析理性本身的能力和局限性。
回应休谟的怀疑主义
大卫·休谟的哲学尤其对康德产生了巨大影响。休谟质疑因果关系的客观性,认为因果关系只是一种习惯性的心理联想,而不是理性可以证明的真理。
康德深受此挑战的刺激,决定回答这个问题:
- 人类如何可能获得确定的知识?
- 因果性和其他先天概念是否有客观基础?
《纯粹理性批判》试图解决这些问题,探讨哪些知识是先天的(即不依赖经验的),并分析这些知识的可能性条件。
确定形而上学的可能性
康德意识到传统形而上学(如对上帝、灵魂和宇宙本质的探讨)充满争议,且没有普遍公认的答案。为了使形而上学成为真正的科学,他提出了一个问题:
- 形而上学是否可能成为一门科学?
康德通过批判理性,分析了人类理性探索形而上学问题的能力和边界。他指出,人类的知识只能在经验范围内有效,超越经验的“物自身”不可知。
回应牛顿物理学的成功
康德生活在牛顿物理学取得巨大成功的时代。牛顿科学通过数学和实验结合,解释了自然界的规律。康德希望解释为什么像牛顿物理学这样的知识是可靠的。他提出:
- 人类理性是如何使自然科学可能的?
他通过分析“先天综合判断”,说明了为什么科学知识能够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必然性。
确立哲学的批判方法
康德认为,哲学的核心任务不是直接探讨世界本身,而是批判性地分析我们的认识能力。他主张哲学的工作是“为理性设立法庭”,通过这种“批判”方法确定理性的边界。
核心结论
《纯粹理性批判》的最终目的是为认识论奠定基础,确定理性与经验的作用和界限,探讨先天知识的可能性,并为哲学开辟一条新的道路。它标志着哲学从传统的“形而上学”转向了对“人类认知能力的批判性反思”。康德的工作不仅解决了他那个时代的哲学争论,还奠定了现代哲学的基础,影响深远。
注释
[1] 约翰·洛克的哲学以对经验主义的奠基和政治哲学的贡献著称。
《人类理解论》(An Essa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,1689)
- 核心内容
- 探讨人类知识的来源、范围和限度。
- 提出“白板说”(Tabula Rasa):人类心灵在出生时是白板,所有知识来自后天经验(包括外部感官和内部反思)。
- 区分简单观念(由感官直接感知)与复杂观念(由心灵组合形成)。
- 讨论第一性与第二性质量的区别(如物体的形状是第一性质量,颜色是第二性质量)。
- 意义
- 奠定经验主义认识论的基础,反对先天观念的存在。
《教育漫谈》(Some Thoughts Concerning Education,1693)
- 核心内容
- 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道德培养,提出通过经验与实践引导儿童成长。
- 强调健康身体与健康心灵的重要性。
- 意义
- 对现代教育理论产生重大影响。
[2] 大卫·休谟以怀疑论和经验主义著称,其哲学挑战了传统的认识论和宗教观念。
《人类理解研究》(An E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,1748)
- 核心内容
- 修订和简化早期的《人性论》思想。
- 提出“因果关系是心理习惯”的观点,认为因果性并非理性得出的必然性,而是经验中习惯的结果。
- 区分“观念的关系”(如数学定理)和“事实的关系”(依赖于经验)。
- 意义
- 对科学和哲学方法论产生深远影响。
《人性论》(A Treatise of Human Nature,1739-1740)
- 核心内容
- 探讨心灵、因果性、道德、自由意志和宗教等哲学问题。
- 提出“情感是道德判断的基础”,否认道德源于理性。
- 强调经验的作用,否认“自我”的实体性,认为自我是感知的集合。
- 意义
- 尽管出版时未获认可,但后来成为经验主义与怀疑论的奠基之作。
《宗教自然史》(The Natural History of Religion,1757)
- 核心内容
- 探讨宗教起源,认为宗教源于人类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拟人化。
- 批判组织化宗教和盲目信仰。
- 意义
- 对宗教怀疑论和世俗思想产生重大影响。